2016 年底的微信公开课上,张小龙终于揭开了小程序的面纱,但对开发者来说,这个确定的消息更像是一盆冷水:没有应用商店,没有模糊搜索,限制推送和分享……折叠订阅号的经验,让微信对小程序一开始就想得特别清楚:这只是微信生态里的一环,它的存在要以不破坏微信的体验为前提。所以,低频刚需类的工具应用成了最早一批火起来的小程序。摩拜单车、滴滴出行、小睡眠,这些小程序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。这和 App Store 以及 Google Play 的发展轨迹类似,但要注意的是,小程序上很多看似简单的工具其实有非常复杂的后台,同时连接现实世界,这和过去靠一个手电筒应用就能获得百万用户已经完全不同。小程序之于内容,是画布还是深渊?那么,小程序是内容的深渊吗?微博这样跻身 TOP 20 的小程序,干的不过是把自己现有的内容,以一种更加原始的「推荐」的方式展示出来,这里没有用户出于自己兴趣的主动关注,没有转发围观形成力量,更没有发现和分享身边新鲜事的创作机制。低廉的获客成本是它选择开发小程序的唯一理由。正如前豌豆荚 CEO,现轻芒杂志创始人王俊煜接受爱范儿采访时所说,「小程序不是一个风口,而是让内容有了更多可能性的白色画布。将现有内容搬运到小程序上的应用,不管是 app 的复刻版还是「lite版」,都是一种简单的单方供给——消费行为。现阶段,它是一种低成本的获取新用户的手段。